大概有大概兩個月沒有參加活動了,時間好快地又過完一年了,對我來說幾乎都處於時間停止的,這樣的一年。
今年的第一場活動就是一場會耗掉超多社交能量的聊天會。但最後離開的時候覺得好險有出門,除了能與人保持連結,才不那麼容易又縮回自己的世界之外,也聽到了許多故事,得到了許多寶貴的想法。
本場聊天會進行的方式,先以介紹自己的名字,以及對去年的想法或簡單的 hashtag。主持人起頭提問某個有關他的經歷,對方回答後,點名的人需要給予回饋,被點名的人則再點名一人提問。
這次更為輕鬆的聊天會模式,記錄方式主要會以我聽完故事後給予 hashtag 的方式,來記錄自己聽到的故事或關於關係更深層面的想法,部份我覺得某人的 hashtag 下的很棒的時候會直接沿用。以下的文字不涉及當事人隱私與想法,部分內容進行改寫,全文僅為本人立場。
有些人會以喜歡以愛來區分自己與外界的連結,曾經我也有過這樣的階段。那時我以喜好程度來區分,淺一點的稱之喜歡,深層一點的稱之愛,目的是不讓自己輕易地緊抓著每一段關係不放;理應當有個不太容易跨過的門檻,好保護自己。
這樣的確很有效。我將自己與外界的連結變淡了,總是當作明天就會失去這些我珍愛的關係。經歷過幾段分離後,我也漸漸發現,是的,失去對我來說不再那麼難受。阻止了自己受傷的可能,副作用便是我不太敢勇敢去愛了。
然而,愛不是這樣子的。當我遇上主人後,我看見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愛,再遇到男友後,我明白了愛可以很執著很用力而且不怕受傷。愛的本質不應該讓我不敢去愛,而是相信自己所愛,受傷了也沒有關係,傷痛的將成為我的指引,領我走向我所愛的道路。
回歸於愛。前幾個月被友人無心問一句,「既然主人與男友做的事情都差不多,那為什麼還要有主人呢?」
(稍微提一下,「做的事情差不多」是指主人對我的調教與男友與我的圈內互動「項目上」交疊的部分比較多。也許在外人來看的確差不多,但對我的心態上卻是相當有差異。)
「因為那是種羈絆。」我如是回答。理由有千百種足以描述這兩段關係的差異,能做到向外分析其中的區別,但這件事對我沒有足夠的意義。儘管表述或行為在關係中擁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但本質上對我來說都是愛,無二無別。這便是我在開放式中關係才領悟到何謂「愛的本質相同」這樣的一件事。
也因為有了許多第一次,我明白自己就是個需要被照顧的人。不去在乎是否讓自己獨立,不去在乎依附理論,「我想要被照顧。」我不再逃避這個事實,並且接受了這個事實。
這是一種擁抱自己的表現。當我能做到擁抱自己,那麼一切的荒蕪都有機會嶄露生機。即使在這過程之中會不斷地哭泣,卻願意多一點期許讓自己過得更好。
像個年幼稚氣的孩子般,不了解大人糾結的愛恨情仇。不受拘限的孩子們敢愛敢恨,愛過恨過的情緒也留不住心底,從此長不成大人。也許現實社會不允許我從此長不大,未來還是需要足夠的成熟去面對,但是保留在心底的赤子之心不應該被捨棄。
發生過的傷仍然會存在,我們幾乎無法將被傷害的事實從腦海中刪去,但是記錄情緒與事實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情緒總有一天要讓它從你的時間裡沖去,因為惦記過往的悲傷,無法走到現在的日子,所擁有的現在又變成了過去的傷痛,如此循環著過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記錄,記在一本筆記本裡,或一個文件檔裡,然後學習忘記情緒。
學習讓情緒從現在的日子流走,當有一天,終於能夠在回憶起某些傷害時,不再有那麼多負面情緒,接著能做的事情便是:再把事實拿出反思。
「我從這裡得到了什麼樣的經驗?」
「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我能不能避免下一次的傷害?」
這是個說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卻很困難的反思。即使如此仍然為此要努力地思考,想到頭暈目眩也要持續的思考。我相信只有不斷地思考,從過去的經驗裡找描繪出一些關於自己思緒,那個模樣會愈來愈清晰,最後才會找到自己想要活成什麼形狀與顏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生活會逐漸收斂,自由會逐漸開枝散葉。
他這麼說的時候,我又再次意識到自己總是很幸運。我很早就遇到了陪我一塊探索這個世界的人們,無論是參加活動就認識許多願意且帶著善意替我開拓視野的小夥伴們,還是主人與男友願意給我許多空間,讓我自由地接觸好奇的、陌生的領域。
所以我才能在人生不長的歲數裡,很快地就找到了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並且走在自己所愛的道路上,沿途看了許多景色。逐漸前進的路上,我知道自己變得愈來愈完整,這是一段多麼珍貴且幸運的際遇。
而且我也仍然還在探索這個世界,「如果還有其他第一次的體驗,你還願意在嘗試嗎?」我被一位慕名很久的女孩問道。
「當然。如果是我願意的項目,我願意。」我想。我還有許多事物沒有嘗試過,而我也願意繼續走下去,願自己在嘗試的過程裡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在一段主奴關係裡被稱為典範是什麼樣的經驗?他在去年失去一段長達數年的關係,簡單的理由便是「不夠在乎了。」他灑脫地離開這段關係,不帶著任何的糾結與罪惡,「我很開心。我做了我自己。」
一個典範如果是完美的,那麼以此為標準去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容易扭曲了關係的意義,忽略了自我的想法。這段被大家喻為典範的關係迎來了落幕,另一個人說,「典範應該是呈現真實的。關係的消減是必然,而你們作為典範,也實實在在地告訴了大家這件事情。」
這是我第一次接收到這樣的想法。這個說詞讓我深思了許久,為什麼我們需要典範的存在,其必要性又是什麼呢?這樣的存在是不是讓我們掉入了某一些框架,「只要照著這個模式進行,就會美滿而幸福。」忽略了個人對關係的意義,只是求著要像著某個形狀而前進,能夠感受到如此對於關係的穩固是危險的。
在一對伴侶的關係中 Top 與 Bottom 的角色幾個月內切換了許多次。進入 Top 角色的時候,會下意識地表現社會賦予這個角色的框架與標籤,比如說,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冷漠一點;進入 Bottom 角色的時候,個性變得比較黏人,需要對方更多的照顧。
在磨合中無論怎麼套用某一種框架,都無法順利地讓兩人進入到舒服的模式。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漸漸地想辦法脫離了框架。
他笑說,「誰先撒嬌就誰那天就是 Bottom。」
社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標籤與框架,也有著眾多可以參考的典範與標準。框架可以幫助我們在建立關係時有參考的方向,但不能僅僅完全依循著某個模式,而更應該歸回關係本質:關係中的當事人對於關係的定義,在妥協與讓步中找到能接受的平衡點。
這裡我想要回到上段的 hashtag 為典範與框架做個心得小總結,「以典範做為參考,將關係的形狀捏塑成彼此都認同的形狀,那才是屬於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是出自男友的 hashtag,「我要告白。微米,我喜歡你。」現場一片嘩然,這是今天的第幾個告白了呢,但沒有想到被當眾直白地表述心意會這麼害羞。
「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快樂,那麼我去年成功了。」他直視著我,透過聲音與眼神向我傳遞了他所有的喜歡。我把自己的臉遮起來,耳根子紅得發熱。然後,男友接下來說了什麼話,都無法再進入我的腦子裡了。(掩臉)
這是個人覺得很有趣的句子。2020 年世界發生了許多令人傷心的大事,是個充滿災難的一年。有一些人努力為著世界抗爭,也有一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
「無論如何,請努力地活成自己的模樣吧。」
來自一對情侶為著彼此關係不斷變動而努力的心情。他們相視的眼神充滿愛,從他們分享的故事裡也聽到了他們長達數年的關係中,不斷地變化著,而他們陪伴著彼此走過了許多困難,走到了現在。
我知道我的關係也會在未來的許多時刻不停地衝撞。偶爾希望時間能停滯在此刻安和的生活中,但是時間會一拉著我向前進,而我沒有拒絕的權利。我想,認知到「變化是不會停止的」是很重要的,為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知道衝突是必然,不斷地拉扯後,也許關係終究會迎來尾聲,但我仍然要在這之間保持自己的真誠,也要相信我的伴侶不會輕易地離開這段關係。
無論最後走到哪裡,都會為了彼此有過的真誠而感到喜悅。
改變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不應該總是發生在負面的情況。改變是一種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世界的擦撞,過程可能會有點不太舒服,會難過或沮喪,然而我相信擦撞後,才會知道自己喜歡自己長成什麼模樣,爭取長成自己喜歡模樣的權力。沒有什麼事情應該義無反顧,除了愛自己。
今年的第一場活動就是一場會耗掉超多社交能量的聊天會。但最後離開的時候覺得好險有出門,除了能與人保持連結,才不那麼容易又縮回自己的世界之外,也聽到了許多故事,得到了許多寶貴的想法。
本場聊天會進行的方式,先以介紹自己的名字,以及對去年的想法或簡單的 hashtag。主持人起頭提問某個有關他的經歷,對方回答後,點名的人需要給予回饋,被點名的人則再點名一人提問。
這次更為輕鬆的聊天會模式,記錄方式主要會以我聽完故事後給予 hashtag 的方式,來記錄自己聽到的故事或關於關係更深層面的想法,部份我覺得某人的 hashtag 下的很棒的時候會直接沿用。以下的文字不涉及當事人隱私與想法,部分內容進行改寫,全文僅為本人立場。
# 愛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她說,「無論是愛你的寵物或是愛你的父母,本質都是一樣的。」愛是很單純的一件事,打從心底喜歡的那份心意,無論稱之「喜歡」或是「愛」的根本都相同。
有些人會以喜歡以愛來區分自己與外界的連結,曾經我也有過這樣的階段。那時我以喜好程度來區分,淺一點的稱之喜歡,深層一點的稱之愛,目的是不讓自己輕易地緊抓著每一段關係不放;理應當有個不太容易跨過的門檻,好保護自己。
這樣的確很有效。我將自己與外界的連結變淡了,總是當作明天就會失去這些我珍愛的關係。經歷過幾段分離後,我也漸漸發現,是的,失去對我來說不再那麼難受。阻止了自己受傷的可能,副作用便是我不太敢勇敢去愛了。
然而,愛不是這樣子的。當我遇上主人後,我看見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愛,再遇到男友後,我明白了愛可以很執著很用力而且不怕受傷。愛的本質不應該讓我不敢去愛,而是相信自己所愛,受傷了也沒有關係,傷痛的將成為我的指引,領我走向我所愛的道路。
# 充滿體驗第一次的一年。這是我給自己去年的標記。在 2020 年經歷了好多人生的第一次。我主動離開了一段無法磨合的感情、參加了一些新鮮的活動、自己一個人外宿、與主人第一次在宿舍相處、與圈內人交往還開啟一段開放式關係,還開始使用推特。這當中有很快樂的回憶,也有痛苦得不願意重踏一次的記憶。有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擦撞出像沙崙連放四小時那樣誇張的花火。 (x
回歸於愛。前幾個月被友人無心問一句,「既然主人與男友做的事情都差不多,那為什麼還要有主人呢?」
(稍微提一下,「做的事情差不多」是指主人對我的調教與男友與我的圈內互動「項目上」交疊的部分比較多。也許在外人來看的確差不多,但對我的心態上卻是相當有差異。)
「因為那是種羈絆。」我如是回答。理由有千百種足以描述這兩段關係的差異,能做到向外分析其中的區別,但這件事對我沒有足夠的意義。儘管表述或行為在關係中擁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但本質上對我來說都是愛,無二無別。這便是我在開放式中關係才領悟到何謂「愛的本質相同」這樣的一件事。
也因為有了許多第一次,我明白自己就是個需要被照顧的人。不去在乎是否讓自己獨立,不去在乎依附理論,「我想要被照顧。」我不再逃避這個事實,並且接受了這個事實。
這是一種擁抱自己的表現。當我能做到擁抱自己,那麼一切的荒蕪都有機會嶄露生機。即使在這過程之中會不斷地哭泣,卻願意多一點期許讓自己過得更好。
「有人說彼得潘會長不大,是因為他很健忘。」# 遺忘,長不大的彼得潘。# 記錄是為了遺忘。
像個年幼稚氣的孩子般,不了解大人糾結的愛恨情仇。不受拘限的孩子們敢愛敢恨,愛過恨過的情緒也留不住心底,從此長不成大人。也許現實社會不允許我從此長不大,未來還是需要足夠的成熟去面對,但是保留在心底的赤子之心不應該被捨棄。
發生過的傷仍然會存在,我們幾乎無法將被傷害的事實從腦海中刪去,但是記錄情緒與事實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情緒總有一天要讓它從你的時間裡沖去,因為惦記過往的悲傷,無法走到現在的日子,所擁有的現在又變成了過去的傷痛,如此循環著過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記錄,記在一本筆記本裡,或一個文件檔裡,然後學習忘記情緒。
學習讓情緒從現在的日子流走,當有一天,終於能夠在回憶起某些傷害時,不再有那麼多負面情緒,接著能做的事情便是:再把事實拿出反思。
「我從這裡得到了什麼樣的經驗?」
「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我能不能避免下一次的傷害?」
這是個說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卻很困難的反思。即使如此仍然為此要努力地思考,想到頭暈目眩也要持續的思考。我相信只有不斷地思考,從過去的經驗裡找描繪出一些關於自己思緒,那個模樣會愈來愈清晰,最後才會找到自己想要活成什麼形狀與顏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生活會逐漸收斂,自由會逐漸開枝散葉。
# 我還正在探索這個世界。這是來自一個與我同年紀的 Bottom 說的。他說,遇到主人以前也不太知道這個世界長什麼樣子,即使現在還懵懵懂懂地跟著主人學習。
他這麼說的時候,我又再次意識到自己總是很幸運。我很早就遇到了陪我一塊探索這個世界的人們,無論是參加活動就認識許多願意且帶著善意替我開拓視野的小夥伴們,還是主人與男友願意給我許多空間,讓我自由地接觸好奇的、陌生的領域。
所以我才能在人生不長的歲數裡,很快地就找到了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並且走在自己所愛的道路上,沿途看了許多景色。逐漸前進的路上,我知道自己變得愈來愈完整,這是一段多麼珍貴且幸運的際遇。
而且我也仍然還在探索這個世界,「如果還有其他第一次的體驗,你還願意在嘗試嗎?」我被一位慕名很久的女孩問道。
「當然。如果是我願意的項目,我願意。」我想。我還有許多事物沒有嘗試過,而我也願意繼續走下去,願自己在嘗試的過程裡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 典範呈現的是真實而非完美。
一個典範如果是完美的,那麼以此為標準去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容易扭曲了關係的意義,忽略了自我的想法。這段被大家喻為典範的關係迎來了落幕,另一個人說,「典範應該是呈現真實的。關係的消減是必然,而你們作為典範,也實實在在地告訴了大家這件事情。」
這是我第一次接收到這樣的想法。這個說詞讓我深思了許久,為什麼我們需要典範的存在,其必要性又是什麼呢?這樣的存在是不是讓我們掉入了某一些框架,「只要照著這個模式進行,就會美滿而幸福。」忽略了個人對關係的意義,只是求著要像著某個形狀而前進,能夠感受到如此對於關係的穩固是危險的。
# 突破框架。
在磨合中無論怎麼套用某一種框架,都無法順利地讓兩人進入到舒服的模式。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漸漸地想辦法脫離了框架。
他笑說,「誰先撒嬌就誰那天就是 Bottom。」
社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標籤與框架,也有著眾多可以參考的典範與標準。框架可以幫助我們在建立關係時有參考的方向,但不能僅僅完全依循著某個模式,而更應該歸回關係本質:關係中的當事人對於關係的定義,在妥協與讓步中找到能接受的平衡點。
這裡我想要回到上段的 hashtag 為典範與框架做個心得小總結,「以典範做為參考,將關係的形狀捏塑成彼此都認同的形狀,那才是屬於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
# 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快樂,那麼我去年成功了。
(引用自 Soa 的貼文)
這是出自男友的 hashtag,「我要告白。微米,我喜歡你。」現場一片嘩然,這是今天的第幾個告白了呢,但沒有想到被當眾直白地表述心意會這麼害羞。
「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快樂,那麼我去年成功了。」他直視著我,透過聲音與眼神向我傳遞了他所有的喜歡。我把自己的臉遮起來,耳根子紅得發熱。然後,男友接下來說了什麼話,都無法再進入我的腦子裡了。(掩臉)
# 世界很亂,但我還好。
這是個人覺得很有趣的句子。2020 年世界發生了許多令人傷心的大事,是個充滿災難的一年。有一些人努力為著世界抗爭,也有一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
「無論如何,請努力地活成自己的模樣吧。」
# 唯一不變的是永遠都在改變。
來自一對情侶為著彼此關係不斷變動而努力的心情。他們相視的眼神充滿愛,從他們分享的故事裡也聽到了他們長達數年的關係中,不斷地變化著,而他們陪伴著彼此走過了許多困難,走到了現在。
我知道我的關係也會在未來的許多時刻不停地衝撞。偶爾希望時間能停滯在此刻安和的生活中,但是時間會一拉著我向前進,而我沒有拒絕的權利。我想,認知到「變化是不會停止的」是很重要的,為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知道衝突是必然,不斷地拉扯後,也許關係終究會迎來尾聲,但我仍然要在這之間保持自己的真誠,也要相信我的伴侶不會輕易地離開這段關係。
無論最後走到哪裡,都會為了彼此有過的真誠而感到喜悅。
改變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不應該總是發生在負面的情況。改變是一種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世界的擦撞,過程可能會有點不太舒服,會難過或沮喪,然而我相信擦撞後,才會知道自己喜歡自己長成什麼模樣,爭取長成自己喜歡模樣的權力。沒有什麼事情應該義無反顧,除了愛自己。
#軟糖去死!!!!個人小小記錄。不解釋。
留言
張貼留言